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园地 > 正文

学习园地

学校各校区组织师生“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

更新时间:2022-04-25    作者:    点击:[2]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人民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甘肃、四川两省于4月23日下午共同开展了“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活动。我校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分别组织西固校区、新区校区和白银校区19372名师生采取线下集中收看、线上自主观看等形式通过人民网客户端视频网络开展了“思政大课”在线学习活动,运用“神州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这一鲜活的教育实践教材,进一步引导师生读懂中国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激发广大师生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教职工自行收看现场)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中收看和交流研讨现场)

课程伊始,“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返回画面回顾”深深吸引了师生们的注意力,同步点火、惯性导航、3个篮球场大小的降落伞等“黑科技”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航天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回顾返程画面中师生们看到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180余天太空之旅的精彩瞬间,感受到了中国航天员的精神和气魄;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浚讲述的中国航天故事,展现了航天工作者对理想的坚守,对目标的执着以及对宇宙的不懈追求,让观看直播的师生们备受鼓舞,航天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幕后汗水,感动着每一名观看的师生;最后的“航天探索小实验”与“青少年学子分享太空梦想”更是让同学们明白了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与自己的关系和如何从中汲取力量。

本次思政大课直播教学在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及时生动并卓有成效的思政课。直播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心潮澎湃,围绕着思政大课的内容和精神,结合自身,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将会铭记历史,坚定科技强国,学习老一辈航空航天人的强烈的责任感与奋勇拼搏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新时代先锋的精神动力,全面贯彻航天精神,实践爱党报国的实际行动。

(西固校区学生收看现场)

(新区校区学生集中收看现场)

党委宣传部兰炜在收看后表示,梦寻九天,向往星河灿烂;神舟凯旋,续写崭新篇章。世界上本没有奇迹,中国航天人以矢志不渝的奋斗书写了后来居上的神话,以一次又一次令世人惊艳的加速度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神舟”问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探寻九天的梦想从未停歇,奋斗的征程不曾止步,中国航天的精彩故事不断续写。每一次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航天员们的智慧与汗水,这是中国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华丽篇章。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机械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张胜男说,从清朗的秋到馥郁的春,从“上九天揽月”到“谈笑凯歌还”,神舟十三号终于结束了为时半年的宇宙之旅,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了这个飞天梦,无数航天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艰苦训练、一年又一年的无悔坚守中咬牙前进、勇攀天梯。他们始终以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为信仰,中国宏伟而浪漫的航天奇迹,离不开航天人的艰苦奋斗。通过参加此次思政大课,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石化大学人,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引领全民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辈义不容辞。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李阔谈到,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从火箭到飞船,从空间站到返回仓,从航天员到科学工作者,从发射场到测量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中国人问天的每一次跨越,都凝结和汇聚了千万中国人的心血和力量。伟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孕育产生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西固校区20级过控专业学生(学校大学生全媒体中心学生干部)闫学辉谈到,“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着陆成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致敬每一位披星戴月的奋斗者!我们要继承中国航天人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为了自己的梦想与未来,不懈努力,为了祖国的强大,甘于奉献!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更是祖国的希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惟有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祖国的未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青年们,加油!

新区校区21级自动化专业李赵强同学说,“科技兴国,航天筑梦,寄托了亿万中国人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中国航天人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斗在一线,攻克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怕困难,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撰稿:毛晓斌 摄影:毛晓斌、张家媛 审核:兰炜)